还有王法么?凭什么高一不让考AP?

时间已经走到8月中旬,有些北京的国际学校马上就要开学,而公立国际部大概还要等到9月初才会开学。很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高一的课程最为疑惑的就是,高一的下学期期末根本就不允许考AP,只有高二下学期才允许考AP,很多的家长学生都觉得有点来不及。

当然就考AP这个事情,不同学校执行的方式不一样。有的学校是分为A、B快慢班,有的是不设限制,但是这样的学校不多。还有的学校直接就一刀切,所有的学生高一期间就都不要考AP,都等到高二去考。

AP考试本身是有两个作用,第1个作用大家都知道它是可以换大学的学分。因为AP考试本身对标的,就是美国大一和大二的课程。因此学生们进入学校之后,可以用AP成绩来换大学的学分,直接就可以把这个课程免修。

而更重要的作用,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还是把AP课程,来当做自己的申请的加分项,在5年前大概申请的时候考个3门左右就差不多,但是在最近几年,水涨船高,蛮多的学生会考4~6门,甚至会更多。

因为AP考试每年都是在5月上半月来进行考试,而且一年只能考一次。所以学生们每年也只有这一次考AP的机会,但是与此同时很多的学生,也没有办法一次性考特别多。我们很少见有学生一次性就把AP考了,6门、8门的,这种特别少。很多学生一次性,也就考个3~4门,差不多了。

很显然在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极大的矛盾,就是高一下学期不让考高二最多只能考4门,高三下学期考出来的成绩,不能用于申请,而只能用于换学分。因此最为主力用于申请的AP考试,对于很多学生来说,只能是高二下学期的那次考试才有用。一方面是高二只能考4门,另外一方面是申请的时候,有些的考生能够拿出来6~8门甚至更多。显然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冲突。

当然这个冲突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原因,就是实际上美国的高中是4年。而且美国高中的孩子不会有英语的问题,因此他们高一就不用花1/3的时间去补语言,他本来就可以用来准备AP考试,9年级高一、10年级高二、11年级高三,三年的AP成绩全都可以用于申请。因此纯美高体系的孩子,不会有这个问题。

但是中国大陆的很多的高中和公立学校国际部都是3年制,天生就比美高少了1年,而且中国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,就是我们本身就需要补语言。

绝大多数的国际学校公立国际部当中,语言课程都是占据了学校1/3的授课时间;还有1/3是用来上校内的AP、A-level或者是IB的课程;以及剩下的最后的1/3时间,会做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以及背景提升。

因此实际上学生在校内本身就有1/3的时间被分出来学语言,而无法完全专注于自己的AP课程或者a level课程。当然更重要的是,很多的学生进入公立国际部的时候,因为语言不是特别好,因此很多的学校在高一阶段,并没有直接上AP和a level的课程,而是先用英国的初中课程IGCSE,来做第1年的衔接。这也导致了学生在高一的下学期,根本无法考AP。

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,不同的学校就出现了不同的流派,或者说解决方案。

第一种解决方案。

家长和学校形成了一种默契,我们高一在校内还是在上IGCSE或者是某些衔接的课程,但是学生会通过校外补课的形式,加大学习语言和AP的时间。虽然校内来不及学,但是我在校外学了,并且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把AP给考了。

第二种解决方案

给孩子来进行分班,分成快慢班快班的孩子,分层教学。因为有极强的英语语言基础,直接就空出来1/3学习语言的时间,来投入到AP考试的准备当中,对于这批孩子来说,高一下学期是可以考两门AP的。但是对于英语基础仍然没有那么好的孩子,就仍然是要拿1/3的时间,来学习语言。

这就是国内的绝大多数的国际学校,真正的现状。

也许有家长会说,原来AP的课程这么难,要不咱们去学a level呢?其实AP课程和a level课程,两边差别没有特别大。学生们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,还一定要把自己的a level预估分给变成现实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牛津、剑桥,都会发出来很多预录取的offer,但是最终入学的学生并没有那么多。其实背后的原因也跟AP遇到的情况差不多。

总而言之,这背后体现的全都是学生们,在进入国际课程的时候准备不足,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因此我们看到北京的很多公立学校国际部,在暑假的时候先开体验营,开学之后进行分班考。其背后的目的就是在双管齐下,体验营是先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升学路径,并且给各位家长和孩子们提前准备的时间和空间。而分班考是为了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进行分层,给优秀的学生多喂一点,给不足的学生多补一点。不管是背着还是抱着,都要把孩子送进自己能拿到的最好的学校。可以说学校的老师们,也是一番苦心。

但是无老师想说,其实更好的解决方法,是在六年级或者七年级的时候就提前进入语言课程,这样的话,在十年级进入国际课程的时候,才更加的顺利,这才是最聪明的解决方案!